新闻中心

智能工厂规模增长迅速!

我国智能工厂行业市场现状如何?我国十四五规划在2021年全面展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五年将是重要阶段。在《中国制造2025》基础上,国家又相继推出关于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信息及工业化融合等政策,智能制造作为十四五规划重点。国内政策指引目标明确,《“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比例达70%等量化指标。智能制造工厂可助力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柔性生产,并将生产过程信息化,帮助企业提质增效。人口红利消退背景下,智能工厂的需求确定性不断增强。
智能工厂行业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一条优化路径。智能工厂产业链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传感器、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业软件、工业机器人等。中国智能工厂市场规模8560亿元。根据当前各行业建设智慧工厂的热情及扩张速度,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智慧工厂行业仍将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中国智慧工厂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1.4万亿。
近年来,消费者对汽车和电子厂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推动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行业渗透率。从智能工厂在几大行业的渗透率来看,数据显示,汽车和3C电子产品的下游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渗透率分别为26%和20%。其次是金属冶炼、机械设备制造、生物化工,渗透率分别为15%、14%、6%。
我国是制造大国,但制造业整体来看大而不强,为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及政策陆续推出。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增长,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且较多企业存在“用工荒”问题。在此背景下,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智能工厂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智能工厂通过人工智能,将实体机器和业务流程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市场空间广阔。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工厂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856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智能工厂行业仍将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中国智慧工厂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1.4万亿。
据中研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智能工厂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智能工厂是数字化供应网络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柔性系统,能够自行优化整个网络的表现,自行适应并实时或近实时学习新的环境条件,并自动运行整个生产流程。智能工厂实现了人与机器的相互协调合作,其本质是人机交互。智能工厂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3C电子、金属制造、材料制造等领域。其中,汽车与3C电子占比较高,分别为38%、21%,金属制造与材料制造上升空间较大。由于智能设备对环境要求较低,预计未来智能工厂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带动智能工厂扩大布局。
现阶段,我国智能工厂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众多,其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有中控技术、科大智能、能科股份、智云股份等。我国智能工厂渗透率相对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电子、家电、汽车等,例如格力、美的、海尔、一汽、华星光电等企业。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分别为9808 亿元、1.60 万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5.7%、62.7%,占GDP 比重分别为1.1%、1.6%。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约为2.49万亿元,同比增长55.8%。2017-2020年期间,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增长了接近4 倍,年复合增长率达70.5%。
全球智能工厂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01亿美元,到2026年这一数据有望增至1349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智能工厂行业报告认为,推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危机中保持制造设施正常运转的财政政策,资源优化以及生产运营成本降低,从而使市场增长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工业环境中对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对能源效率的日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