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五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数据驱动”
传统生产要素逐步数字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广泛应用和深度互联,大量工业数据随之产生,同时研发、运营等制造业务逐渐向数字空间转移,进一步加速了工业数据的积累。加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与融合应用,为海量工业数据挖掘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构建“采集、建模、分析、决策”的数据优化闭环,应用“数据+模型”对物理世界进行状态描述、规律洞察和预测优化,已成为智能化实现的关键路径,在工厂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赋能潜力。
趋势二:“虚实融合”
随着数字传感、物联网、云计算、系统建模、信息融合、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广应用,实现了物理系统和数字空间的全面互联与深度协同,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智能分析与决策优化。使得工业领域能够在数字空间中对现实生产过程进行高精度刻画和实时映射,以数字比特代替物理原子更高效和近乎零成本的开展验证分析和预测优化,进而以获得的较优结果或决策来控制和驱动现实生产过程。数字孪生是在数字空间中对物理世界的等价映射,能够以实时性、高保真性、高集成性地在虚拟空间模拟物理实体的状态,已成为在工业领域虚实融合实现的关键纽带。
趋势三:“柔性敏捷”
目前,消费方式正逐步由标准化、单调统一向定制化、个性差异转变。如服装行业积极落地多种成衣的在线定制,家具行业大力推广全屋家居的客户定制,汽车行业加速探索乘用车用户直连制造,钢铁行业小批量订单需求增长等。传统大规模量产的生产模式已无法在可控成本范围内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敏捷响应和快速交付。工厂亟需通过构建柔性化生产能力,以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低成本,实现多品种、变批量和短交期的个性化订单的生产和交付。
趋势四:“全局协同”
随着 5G、物联网等网络技术的全面应用,泛在互联,万物互联已成为数字时代的典型特征。网络使得制造系统可以不断超越时空的限制进行更广泛地连接,将人、设备、系统和产品等要素连接起来,打通全要素、全价值链和全产业链的“信息孤岛”,使数据能够在不同系统、不同业务和不同企业之间高效流动。进而基于数据协同,通过网络化方式进行资源要素的共享、调度,企业内外业务的集成打通,推动从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等局部业务优化,向网络化协同、共享制造等全局资源协同优化迈进。
趋势五:“绿色安全”
安全生产和绿色环保是工厂经营发展的生命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以数字技术赋能节能环保安全技术创新,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等提升工厂能耗、排放、污染、安全等管控能力,逐步迈向绿色制造、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加快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